在我多年接待抑郁来访的工作中,发现抑郁症的治疗理论上说起来并不难。比较成熟的方法已经有很多,包括药物治疗、电休克治疗、心理治疗,或者几种方法相配合使用。
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。很多抑郁患者在接受治疗后,觉得效果不够理想,要么病情迁延不愈,要么容易复发。在我的被疗愈者中,不少人反映自己内心阴霾密布,抑郁情绪很难驱散,似乎每一天都活在黑暗中。也有不少家长说孩子吃了药,做了心理治疗,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。
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真正原因
通过深入的挖根疗愈实践,我发现主要有两个问题根源:
首先是期待过高。其实,只要接受了任何形式的治疗,效果多少都会有一些,只是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值,就显得没有效果。
其次是自己没有发力。无论是药物治疗,电休克还是心理咨询,终究都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。如果当事人自己不发挥主观能动性,外因就仅仅是外因,无法通过内因达到足够强的效果。这也是为什么一对一挖根疗愈特别强调被疗愈者的主动参与。
自我关怀:不可忽视的治疗关键
在《挖根疗愈—技法班》中,我经常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。因为对于抑郁个体来说,他们的世界里非常缺乏社会支持系统,也就是人际支持与温暖较少。他们常说没有人理解自己,没有人爱自己,甚至连倾诉心里话的地方都没有。
这种感受,我们先不去考证是真是假,但最起码这种感受本身,就足以让人感到崩溃。处于这种感受里的人,内心是无力的,天空是灰暗的。当感到外界很少有人能安抚到自己的时候,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。
三种实用的自我关怀方法
在多年的疗愈实践中,我总结了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:
1、身体层面的关怀:要回归到最基础的吃和睡以及冷暖上。比如在抑郁情绪笼罩时,问问自己现在想吃什么,需要休息吗,是否想出去透透气。我们的身体是最诚实的,要学会倾听它的需求。
2、情绪层面的安抚:很多被疗愈者都会本能地排斥负面情绪。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不是情绪本身,而是对情绪的排斥。我建议采用"觉察-接纳-同情"三步法,循序渐进地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解。
3、行为层面的激励:任何事情的变好都离不开行动。当你想退缩时,试着做自己的教练。就像我常对被疗愈者说的:你可以做到,来,试试看,向前迈一步。
最后,自我关怀的方式成千上万,关键是要有这个意识,然后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落实。抑郁的治愈是易事也是难事,难在学会真正地爱自己,学会自我接纳,学会活在当下。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自我关怀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