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光之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疗愈资讯

开启生命智慧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疗愈文章 > 疗愈资讯

要想孩子走出休学、厌学困境,挖根疗愈师指出,父母得先解决他们这个“通病”

发布时间:2025-06-06 作者:光之源教育 阅读量:

广东光之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"我家孩子非常害怕考试,每次到了快考试的时候,就想装病逃避上学。哪怕一个小小的单元测验,都不敢面对。我们家长该怎么办?"这是今天收到的最具代表性的家长提问,估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。

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普遍,几乎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面临着这个问题。用一个专业的词来说,就是"考试焦虑"

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,78%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,其中12%的孩子因严重焦虑产生厌学倾向。

考试原本应该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工具,是查漏补缺的方式,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,却慢慢地变了味,变成了怪兽,吞噬着孩子们幸福的童年。

考试焦虑背后的四大根源剖析

要真正帮助孩子,咱们必须找到问题根源。挖根疗愈课程导师张超老师做过大量疗愈,他发现孩子的考试焦虑往往来自四个层面。

第一个是社会教育焦虑的传导。教育焦虑的传导造成无形的压力场。当"海淀妈妈""顺义爸爸"成为教育标杆,当"鸡娃"成为社交货币,孩子们被迫在各类辅导班中连轴转,为的就是提高分数。某重点小学的课外班调查显示,五年级学生平均参加4个课外辅导班,最夸张的记录是有孩子同时上9个培训班。

第二个是学校教育方式的异化。很多学校赤裸裸地把考场变成战场。某市重点中学的月考排行榜系统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前30名用金色标注,后20名用刺目的红色标注。这种直观雷人的数字化羞辱让不少孩子患上"排名恐惧症",不少学生因为某个学科排名下降1个位次就夜不能寐。

第三个是家庭互动模式的伤害。父母常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制造伤害。"口是心非"在家庭教育中屡见不鲜:家长一边信誓旦旦地说"考不好也没关系",一边暗地里着急。更常见的是"考后变脸"现象——看到96分时的笑脸,在发现班平均分97分时瞬间凝固。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期望后,会慢慢内化这种期望,非高分不可。

第四个是个体心理特质的差异。不同的孩子拥有不同大小的情绪容器。敏感型孩子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"这次题目很简单"而自己只得了75分就陷入自我怀疑。完美主义倾向的学生会把89分视为不可饶恕的失败。青春期特有的认知特点,导致他们会无限放大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。

广东光之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从情绪疏导到抗焦虑体质的系统解决方案

当孩子深受考试焦虑的困扰,家长如何协助孩子减轻焦虑,重建学习信心?破局之道需从当下和长远两方面出发。当下是疏导孩子的恐惧情绪,长远着重于塑造"抗焦虑体质"

首先说说如何疏导情绪。以倾听共情为主,辅以适当的宽慰。举个例子:当孩子说,明天就要考试了,我觉得很害怕,不想去学校了。父母一定不要逃避这个话题,要勇敢接话,疏导孩子的恐惧情绪:"哦?明天要考试,你感到害怕,所以不想去学校了,是吧?我估计你怕的不是考试本身,而是分数吧?担心分数不够高,排名落后,可能要承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眼光,对不对?这种心情,我非常能体会,毕竟我也做过学生嘛......"

然后是塑造"抗焦虑体质"首先是家长心态的二次成长。害怕考试的学生都有个对成绩焦虑的家长,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。所以,从现在起,家长先蜕变。家长想通了,对成绩看淡了,就自动切断了焦虑的传递。如果家长感到难以放下焦虑,可以试试设立"焦虑隔离期":拿到试卷后等待20分钟再开口,用这段时间写下三个孩子的非学业优点。

其次是沟通技巧的升级迭代。这里推荐使用"三明治谈话法":肯定努力过程分析试卷错题鼓励改进方向。例如:"这次古诗文默写正确率比月考提高了20%,说明你的复习方法有效;数学前面的基础题正确率都比较高,只是最后的大题需要我们想办法攻克,你觉得错题归类法行吗?"

写在最后:教育不是装满水桶,而是点燃火焰。当家长能跳出"分数至上"的思维定式,转而关注孩子的思维品质、情绪管理和成长型人格,考试焦虑自会消解于无形。记住那个永恒的公式:真正的教育成功=知识掌握×心理韧性÷焦虑指数。让我们携手为孩子重建一个允许试错、鼓励探索的学习乐园,让求知的欲望战胜高分的渴望。

说到这里,如果你家里现在就遇到了孩子考试焦虑或者其他教育问题,咱们的一对一挖根疗愈服务可以帮到你。这些年来,张超老师已经帮助很多家庭解决了各种问题,比如孩子厌学、考试恐惧、亲子关系紧张等等。这种个性化的疗愈方式更有针对性,能够真正找到问题根源,从根本上解决困扰。

另外,如果你是想学习疗愈技术的朋友,或者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但遇到了困难,也可以考虑《挖根疗愈—认证》课程。这个课程就是专门为想要深入学习的人设计的,帮助大家在专业上更进一步,真正懂得如何找到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,并且掌握有效的解决方法。

分享

0

微信
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
获取免费咨询机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