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养育孩子,到底在养育什么?其实最核心的一点,就是养育孩子的人格,养育孩子的自我。
你有一个精神生命饱满又强大的孩子,这才是根本。
警惕单纯追求高分的教育陷阱
很多人在养育孩子时候,拼命让孩子努力,只是为了考个高分,好像有了高分,就能证明这孩子强大。但你想想,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真的强大吗?
其实恰恰相反,这是一个极其虚弱的自我,就靠成绩这么一个外壳来支撑自己,内核已经死气沉沉一片。所以当这个外壳一崩,整个人就崩了。
我们是不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事:有些孩子考到北大后崩溃了,为什么?因为他就是靠高分来支撑着自己的。结果到了北大,发现智商比他高的人多的是,而且有些课程很难,他考不了高分了。这个时候,他的价值感、信仰的部分就崩溃了。
1-3岁: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黄金期
那精神生命强大从何而来?其实,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:1-3岁的孩子,他很需要这种感觉——吃喝拉撒睡玩,都是按照自己的力量、按照自己的感觉逐渐掌握的。
我们随便举个例子。孩子在这坐着,10米外有一个玩具他想去拿,这个孩子才一岁多一点,刚刚会走路,又走不稳。但他一路跌跌撞撞,摔倒起来,摔倒再起来,等他拿到这个球的时候,他就获得这么一种感觉:我能行!这叫做自我效能感。
而且他充分体验到,跌倒一次又如何,再爬起来;跌倒一次又如何,再爬起来。这个时候挫折抗击力也形成了。张超老师常说,孩子就这样逐渐获得一种感觉:生命中的基本问题,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。
多元化发展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内在力量
等孩子再往大了长,我们不能让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成绩上。你设想一个班,假设50个孩子,你觉得只有前三名、前五名才重要,这意味着什么?其他的都输了。那你的孩子就算成绩好,怎么样?万一他有一次成绩不行呢?
其实想想,孩子有些事是很容易的。孩子想做做家务,孩子想做饭帮个忙,孩子想完成一个手工,这些事都是孩子想做的事情,这是孩子精神生命的一个历练机会。
所以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,要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时间,可以来证明"我能行"。让孩子做丰富的事情,在这个丰富的尺度里头,孩子的自我一再得到确认,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。
当然了,有些家庭面临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,单凭家长自己的努力可能还不够。如果你现在已经遇到这样的困扰,比方说孩子厌学啊、抑郁啊、亲子关系紧张这些问题,我们的一对一挖根疗愈或许能帮到你。这些年来,我们已经帮助很多家庭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些问题。
另外,如果你是想学习疗愈技术的,或者已经在做心理咨询但遇到困难的朋友,也可以了解一下我们的《挖根疗愈—认证班》课程。这个课程就是专门为想要深入学习挖根疗愈技术的人设计的,能帮助大家在专业上更进一步,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疗愈的家庭和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