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抑郁已经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和热门话题,尤其是抑郁的学生群体受到了上至国家教育部,下至社区和学校工作者的广泛关心和关注。然而在孩子背后,还有一群默默承受更大煎熬的父母,他们的痛苦往往被忽视了。
父母的隐形之痛需要被看见
作为一线挖根疗愈导师,张超老师接触过很多这样的父母。他们的眼泪和无助总是让人心疼,但更令人敬佩的是,即使自己也需要情感支持,他们最关心的依然是如何帮助孩子。可谓天下最伟大的人始终是父母!
从问题根源来看,抑郁症孩子会有两个典型表现最让父母困扰:一是持续的情绪低落;二是极易被激惹。这背后往往与5-羟色胺这种"心境稳定剂"分泌不足有关,再加上孩子本身的敏感特质,父母如果处理不当,很容易让情况变得更糟。
父母必须要过的两大难关
第一关:允许孩子有情绪
抑郁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情绪问题。孩子抑郁后,情绪自然会有不一样的表现。有的孩子经常拉着个脸,很难露出笑容,哪怕父母带他出去玩也难以高兴起来;有的孩子则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,甚至歇斯底里。
很多父母会觉得失望,甚至愤怒,想着自己都已经这么努力了,工作也辞了,生活也放弃了,可孩子却还是这样。张超老师在一对一挖根疗愈中发现,这种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。就像接受一个1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一样,我们要允许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状态。
第二关:学会正确疏导情绪
这是继第一关之后更大的挑战。很多父母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方式都惊人的一致,用三个字来说就是"否定式"。比如,孩子说"学习有什么意义",父母马上反驳:"学习怎么没意义?不学习以后怎么找工作,怎么立足?"
实际上,情绪像流水一样"宜疏不宜堵"。我们要学会用"肯定式"回应,可以这样说:"你这样说是觉得学习没有意义,是吗?这个问题确实很深刻,妈妈以前都没仔细想过。我很想听听你是怎么看的,可以跟我说说吗?"
给焦虑的父母一些希望
面对抑郁的孩子,父母要过的就是这两大难关:一是心平气和地允许孩子有情绪;二是学会帮助孩子疏导情绪。过了这两关,才能接着过手机关、复学关。虽然一关比一关难,但是好在"关关难过,关关过"。
建议父母可以参加《挖根疗愈—技法班》系统学习,既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根源,也能掌握正确的陪伴方法。相信只要方法得当,加上满满的爱与耐心,寒冬终将过去,春天必会到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