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期间,走亲访友,闲坐聊天,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孩子抑郁厌学这一块。现在的父母太难了,孩子整天捧着手机,说又说不得,收又收不得,作业不想写,到开学前一天又急得哭。上学期间每当看到孩子或孩子老师打电话来,家长心里就开始恐慌,这肯定是又出什么状况了。
在我多年的疗愈工作中发现,很多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扰。他们在疗愈时对我说自己曾经无数次想过要放弃,不管了,受够了!但心情好一点后,还是不忍心放弃,毕竟是自己的孩子。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。通过挖根疗愈,我看到不被父母放弃的孩子最终都能被父母带动走出沼泽。
带动孩子的三个关键方法
根据我的疗愈经验,带动孩子要从三个方面入手:
首先是用欣赏的语言激励孩子,帮他从自卑到自信。处于抑郁厌学阶段的孩子,最缺的就是自信,他们在意别人的眼光,不想见到熟人。作为一名挖根疗愈导师,我常常看到父母说找不到孩子的优点。其实,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,每个孩子都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。比如,有的孩子虽然写作业拖拉,但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;有的孩子不爱看书,但对烹饪很有热情。这些都是优点。
其次是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孩子,带动他从任性到自律。孩子的自律问题,是令所有父母都头疼的。但如果我们通人性,就不会一看到孩子不自律就生气。因为人性就是贪图享乐的,所有人都爱玩。所以,最有效的不是要求孩子自律,而是通过自身的自律去影响孩子。这就是我在《挖根疗愈—技法班》中常说的,最好的教育不是要求,而是感化。
第三是用稳定的情绪滋养孩子,帮助他从内耗到自洽。在我的一对一挖根疗愈工作中,发现抑郁厌学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:内耗。他们既想学习,又怕学不好;既想玩,又无法安心;既想交朋友,又怕不受欢迎。而情绪稳定的父母,他们的孩子就会比较自洽。所以,父母情绪的稳定是重中之重。
方法见效需要耐心
很多来找我疗愈的父母说,什么方法都用了,但就是不见效。对此,我想从目的性和时效性两个角度来说说。运用这些方法的目的,是重新养育孩子一遍,是一次教育方式的纠错机会。它不是为了孩子能上学才用的,而是我们作为父母本就应该这样做。
至于时效性,任何问题的改善都需要时间,尤其是抑郁厌学这样的问题。父母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。如果不带功利性地去用这些方法,反而更容易见效。因为不着急见效,情绪就不会焦躁,亲子关系就会更好。
方法可以打组合拳,也可以重点突破,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。记住,带动孩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。